|
|
|
一、教育过程的概念 教育过程是教育活动所经历的或长或短的时间的行程。 教育过程是一个多层次的、多样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具有统一性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教育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学生从进入小学到大学毕业或受完一定阶段教育的总的教育过程。这一教育过程纵贯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几个阶段,由于不同阶段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不同,学生在不同教育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不一样,所以这一总的教育过程在不同教育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二是一门课程从开始到结束的教育过程。这也是一个很长的不断发展着的教育过程。由于不同课程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加上不同课程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不尽相同,所以一门课程的教育过程具有多样性。三是一门课程中的一章或一个单元的教育过程。这一教育过程是一门课程的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从属于一门课程的教育过程,被一门课程的教育过程的发展阶段所规定。它处在一门课程的教育过程的哪一阶段,就要按照哪一阶段的特点和要求来进行。四是一点知识或一课书的教育过程。这是一个单元教育过程的一个环节,也是一门课程和一定阶段教育的整个教育过程的基本组成成分,因而是一种最基本的教育过程。 在认识和把握教育过程多样性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教育过程的统一性,要透过多层次、多样化的具体教育过程来揭示教育过程的本质。教育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学习过程,这一过程因教师的规范、组织和引导而得到促进,学生则通过这一过程而提高认识、获得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将外在的学习(教育)要求和内容转化为自身素质的过程。对学生来讲,这一转化过程既是一个认识过程,又是一个发展过程。因此,教育过程实质上是教师规范、组织和引导下的学生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换言之,教育过程既是提高学生认识的过程,又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二、教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认识的过程 教育过程为什么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或者说,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和掌握知识?在以往的教育理论中,这个问题很少论及,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但从我国最近几十年的教育实践来看,恰恰在这样一些似乎是不言而喻的问题上容易出偏差,“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读书无用论”和近年来出现的“新的读书无用论”都是明显的例证。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上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首先,学习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认识,乃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学习和掌握知识,学生才能获得成长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发展有一个前提或基础,即个体心理的“人化”。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对个体心理的“人化”过程进行过研究,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在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的心理机能。维果茨基根据恩格斯关于劳动在人类适应自然和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具改造自然的作用的思想,详细地论述了人类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及其中介性。他指出,必须区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靠生物进化而来的低级的心理机能,另一种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的实质是人在活动与交往的过程中随着对符号系统的掌握从而使人在最初的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形成了各种相应的新质的心理机能。因此,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以“心理工具”——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语言和符号系统为中介的,是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的。正因为如此,对语言符号系统所负载的社会经验的掌握,便成为个体心理“人化”的必经之路。 德国著名哲学家卡西尔则从哲学的角度论述了符号系统在人的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他认为,任何生命体都有一套感受器系统和一套效应器系统,而在人那里还可发现可称之为符号系统的第三环节。“这个新的获得物改变了整个的人类生活。与其它动物相比,人不仅生活在更为宽广的实在之中,而且可以说,他还生活在新的实在之维中。”这个“新的实在之维”,卡西尔称之为“符号宇宙”。而“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则是这个符号宇宙的各个部分,它们是组成符号之网的不同丝线,是人类经验的交织之网。人类在思想和经验之中取得的一切进步都使这符号之网更为精巧和牢固。”由于有了符号之网,人就不再直接地面对实在了,而是凭着符号活动能力,以“符号之网”为媒介来认识世界了,人“是如此地使自己被包围在语言的形式、艺术的想象、神话的符号以及宗教的仪式之中,以致除非凭借这些人为媒介物的中介,他就不可能看见或认识任何东西。”在卡西尔那里,符号对人是如此重要,以致他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符号所负载的信息内容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其次,学习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认识,也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生活主体的需要。也就是说,通过学习和掌握知识,可以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同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是人的生存和发展所直接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人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实质就在于:人为了生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且为了确证和实现人作为一种社会的、理智的、情感的文化动物的功能及其普遍性,必须依赖和掌握外部世界。也就是说,人的生存和发展、人的实际的实践利益和文化需求,都必须依赖外部物质世界。但是,依赖并不是等待自然界的恩赐。对人来说,依赖所蕴含的是社会的、文化的人类学意义,它意味着人必须实践地和观念地掌握和占有外部自然物,在实践领域和观念领域把它们变成自己“无机的身体”、“精神的无机界”,即变成自己社会生活和活动的一部分,自己意识和精神的一部分,从而建立起一个属人的对象性的文化世界。因此,人对世界的依赖是通过人对世界的掌握来实现的。 所谓掌握世界,就是以观念的和实践的方法去反映、理解、改造和占有外部世界的事物,以满足人的不同的需要,把它们变成人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生活、实践的和观念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对世界的掌握表现为人既立足于现实,又不满足于现实而力图超越现实的对理想,对真、善、美的对象的追求和创造。这是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同外部世界关系的本质内容,也是人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活动的本质特征。 |
本文章共2页 第 1 2 页 |
|
|
|
|